何以中国•红色传承|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:第一份抗日宣言在这里发出
何以中国•红色传承|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:第一份抗日宣言在这里发出
何以中国•红色传承|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:第一份抗日宣言在这里发出红色(hóngsè)是中国共产党(zhōngguógòngchǎndǎng)、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(de)(de)底色,在(zài)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,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的伟大(wěidà)历程中红色血脉代代相传。每一个历史事件、每一位革命英雄、每一种革命精神、每一件革命文物,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、取得的重大成就,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、情怀和担当、牺牲和奉献,汇聚成我们党的红色血脉。
辽宁作为抗日战争起始地、国歌素材地,是(shì)一片承载了无数可歌可泣故事的红色热土。今年是中国人民(rénmín)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(zhōunián),让我们一起走进坐落在辽宁大地上的红色博物馆、纪念馆、革命(gémìng)旧址,回顾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,触摸革命文物上留存(liúcún)的时代温度,让抗日先烈的红色基因代代传承。
北(běi)市场是沈阳著名的商业区(shāngyèqū),建成至今已有100余年历史。在北市场繁华(fánhuá)的高楼大厦中,一条青砖为门、青石铺路的小巷与繁华的现代都市略显格格不入。这条仅容两三人并排行走的小巷名叫(míngjiào)福安巷,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最高(zuìgāo)领导机构--中共满洲省委曾坐落于此。近百年前,有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风云曾在这里上演。
走进福安巷,左手边墙壁上(shàng)是12位中共(zhōnggòng)满洲省委历届书记的雕像,目光深邃地注视着来往人群——东北抗联(kànglián)名将冯仲云曾在《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简史》写道:“但是可惜,有的竟没能亲眼看见祖国的光复,未能亲眼看见蟠踞在这十四年的倭寇离开这块土(tǔ)。”——仿佛在替这些烈士(lièshì)亲眼见证他们浴血(yùxuè)守卫的这片土地如今的和平、繁荣。
1927年,轰轰烈烈的(de)(de)大革命失败后,中国革命转入低潮。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东北人民革命斗争的领导,党中央决定在东北成立一个统一(tǒngyī)领导机构——中共满洲省委(shěngwěi)。中共满洲省委首届书记陈为人在进行多方对比考察之后,最终(zuìzhōng)决定将中共满洲省委机关设立在沈阳北市场福安巷3号。1927年10月,中共满洲省委建立,成为党在东北地区的最高领导机构。1931年“九一八(jiǔyībā)”事变后,沈阳的形势非常(fēicháng)紧张,党的活动困难,满洲省委机关于1932年从(cóng)沈阳迁到哈尔滨。
中共满洲(mǎnzhōu)省委旧址(1927年10月24日-1932年1月)
中共满洲省委(shěngwěi)旧址(jiùzhǐ)是一栋中国传统的硬山式青砖瓦房,坐北朝南、面阔六间、进深一间,建筑而积111.45平方米。就是在这栋不起眼的平房中,中共满洲省委在党中央领导下,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革命(gémìng)活动,使革命火种遍布于(yú)整个东北地区。
1931年“九一八”事变发生后,中共满洲省委站到了(le)抗日最前线,号召(hàozhào)各阶层民众坚决抗击日本侵略者,成为东北地区长达十四年抗日战争的(de)发起者、组织者、推动者和领导者,并且造就了英勇的东北抗日联军,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(zhōngliúdǐzhù)作用。
地处抗日(kàngrì)斗争最(zuì)前线的中共满洲省委(shěngwěi),在“九一八”事变发生的第二天(dìèrtiān)——1931年9月19日——就发表了第一份抗日宣言《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》。“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之下(zhīxià),才能将帝国主义逐出中国!”这份1200余字的“宣言”,彰显出在民族(mínzú)危亡关头,共产党人抗日救国的决心,在家园沦丧的广大民众中燃起了抗日的火种。
9月20日,中共满洲(mǎnzhōu)省委共青团满洲省委发表《为反对日本(rìběn)(rìběn)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告朝鲜工人、农民(nóngmín)、学生及一切劳苦群众书》,号召(hàozhào)广大工农兵劳苦群众携手参加中国革命,消灭日本帝国主义;9月21日,中共满洲省委作出《关于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与目前党(dǎng)的紧急(jǐnjí)任务的决议》,号召东北各族人民和劳苦群众奋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(qīnlüè);9月23日,中共满洲省委作出《对士兵工作的紧急决议》,指出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,汇聚成反击侵略者的钢铁洪流……
战鼓接连敲响,中共满洲(mǎnzhōu)省委高举起抗日救亡大旗,为东北人民在(zài)黑暗中带来光明和(hé)希望。在之后的14年中,中共满洲省委及其优秀儿女坚持抗战,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。
历史(lìshǐ)川流不息,薪火代代相传。
时光流转,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。虽然硝烟(xiāoyān)已经远去,但曾经领导了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中共满洲(mǎnzhōu)省委没有被遗忘。如今,中共满洲省委旧址已成为沈阳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每年,这里都(dōu)有70余万人次前来参观,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奋斗故事中汲取红色力量,在(zài)新时代新征程上(shàng),勇毅前行。
(文字记者 贺晓雁 摄影(shèyǐng) 记者 田理)
红色(hóngsè)是中国共产党(zhōngguógòngchǎndǎng)、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(de)(de)底色,在(zài)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红色资源星罗棋布,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百年奋斗的伟大(wěidà)历程中红色血脉代代相传。每一个历史事件、每一位革命英雄、每一种革命精神、每一件革命文物,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、取得的重大成就,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、情怀和担当、牺牲和奉献,汇聚成我们党的红色血脉。
辽宁作为抗日战争起始地、国歌素材地,是(shì)一片承载了无数可歌可泣故事的红色热土。今年是中国人民(rénmín)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(zhōunián),让我们一起走进坐落在辽宁大地上的红色博物馆、纪念馆、革命(gémìng)旧址,回顾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,触摸革命文物上留存(liúcún)的时代温度,让抗日先烈的红色基因代代传承。
北(běi)市场是沈阳著名的商业区(shāngyèqū),建成至今已有100余年历史。在北市场繁华(fánhuá)的高楼大厦中,一条青砖为门、青石铺路的小巷与繁华的现代都市略显格格不入。这条仅容两三人并排行走的小巷名叫(míngjiào)福安巷,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最高(zuìgāo)领导机构--中共满洲省委曾坐落于此。近百年前,有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风云曾在这里上演。
走进福安巷,左手边墙壁上(shàng)是12位中共(zhōnggòng)满洲省委历届书记的雕像,目光深邃地注视着来往人群——东北抗联(kànglián)名将冯仲云曾在《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简史》写道:“但是可惜,有的竟没能亲眼看见祖国的光复,未能亲眼看见蟠踞在这十四年的倭寇离开这块土(tǔ)。”——仿佛在替这些烈士(lièshì)亲眼见证他们浴血(yùxuè)守卫的这片土地如今的和平、繁荣。
1927年,轰轰烈烈的(de)(de)大革命失败后,中国革命转入低潮。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东北人民革命斗争的领导,党中央决定在东北成立一个统一(tǒngyī)领导机构——中共满洲省委(shěngwěi)。中共满洲省委首届书记陈为人在进行多方对比考察之后,最终(zuìzhōng)决定将中共满洲省委机关设立在沈阳北市场福安巷3号。1927年10月,中共满洲省委建立,成为党在东北地区的最高领导机构。1931年“九一八(jiǔyībā)”事变后,沈阳的形势非常(fēicháng)紧张,党的活动困难,满洲省委机关于1932年从(cóng)沈阳迁到哈尔滨。
中共满洲(mǎnzhōu)省委旧址(1927年10月24日-1932年1月)
中共满洲省委(shěngwěi)旧址(jiùzhǐ)是一栋中国传统的硬山式青砖瓦房,坐北朝南、面阔六间、进深一间,建筑而积111.45平方米。就是在这栋不起眼的平房中,中共满洲省委在党中央领导下,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革命(gémìng)活动,使革命火种遍布于(yú)整个东北地区。
1931年“九一八”事变发生后,中共满洲省委站到了(le)抗日最前线,号召(hàozhào)各阶层民众坚决抗击日本侵略者,成为东北地区长达十四年抗日战争的(de)发起者、组织者、推动者和领导者,并且造就了英勇的东北抗日联军,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(zhōngliúdǐzhù)作用。
地处抗日(kàngrì)斗争最(zuì)前线的中共满洲省委(shěngwěi),在“九一八”事变发生的第二天(dìèrtiān)——1931年9月19日——就发表了第一份抗日宣言《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》。“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之下(zhīxià),才能将帝国主义逐出中国!”这份1200余字的“宣言”,彰显出在民族(mínzú)危亡关头,共产党人抗日救国的决心,在家园沦丧的广大民众中燃起了抗日的火种。
9月20日,中共满洲(mǎnzhōu)省委共青团满洲省委发表《为反对日本(rìběn)(rìběn)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告朝鲜工人、农民(nóngmín)、学生及一切劳苦群众书》,号召(hàozhào)广大工农兵劳苦群众携手参加中国革命,消灭日本帝国主义;9月21日,中共满洲省委作出《关于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与目前党(dǎng)的紧急(jǐnjí)任务的决议》,号召东北各族人民和劳苦群众奋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(qīnlüè);9月23日,中共满洲省委作出《对士兵工作的紧急决议》,指出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,汇聚成反击侵略者的钢铁洪流……
战鼓接连敲响,中共满洲(mǎnzhōu)省委高举起抗日救亡大旗,为东北人民在(zài)黑暗中带来光明和(hé)希望。在之后的14年中,中共满洲省委及其优秀儿女坚持抗战,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。
历史(lìshǐ)川流不息,薪火代代相传。
时光流转,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。虽然硝烟(xiāoyān)已经远去,但曾经领导了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中共满洲(mǎnzhōu)省委没有被遗忘。如今,中共满洲省委旧址已成为沈阳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每年,这里都(dōu)有70余万人次前来参观,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奋斗故事中汲取红色力量,在(zài)新时代新征程上(shàng),勇毅前行。
(文字记者 贺晓雁 摄影(shèyǐng) 记者 田理)
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